据..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1月~5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40488万吨,同比增加10.2%。同期,钢材产量为48036万吨,同比增加11.2%。粗钢和钢材产量出现两位数增长,这让寻找“钢需”成为钢铁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钢结构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18年,钢结构产量为0.6874亿吨,钢结构产量占钢产量的7.4%,产量增幅为11.84%;完成海外出口钢结构产量达111.7万吨。”日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在**钢铁结构建筑行业大会上向全行业公布了去年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数据。
同样两位数的增幅,预示着钢结构正在成为“钢需”新的发力点。
2019年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在试点地区的保障性住房、装配式住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中,明确一定比例的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跟踪试点项目推进情况,..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建立成熟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
同时,按照“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发展50个以上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立200个以上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30个以上的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500个以上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将达到15%以上。可以说,钢结构在建筑业中的热度不减。
2018年钢结构建筑完工项目用钢量为276万吨,建筑面积为2450万平方米,占2018年**房屋竣工面积(41.35亿平方米)的0.6%。钢结构建筑完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占比超过全部完工项目的70%,建筑面积占比超过81%。
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实际上在装配式建筑当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0%左右。大部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都是公共建筑,住宅占比不到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钢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业的比例一直不到3%,我们计划‘十三五’期间能达到10%左右。”党保卫说。由此可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住宅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处长何任飞指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钢结构住宅的试点工作。”
据他介绍:“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钢结构住宅?首要是资源问题,比如现在沙石涨价又短缺。每年我国生产的水泥可能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而石灰石储量大概为960亿吨,按照目前的消耗量来看,可采的石灰石大概能支撑30年。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发展钢结构建筑,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如何进一步促进钢结构发展?何任飞建议要确定钢结构住宅或者钢结构建筑所用型材的标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降低钢厂的生产成本,提高钢结构住宅的市场竞争力。他同时建议钢结构企业需和钢厂加强交流,一是生产构配件时,可与上游钢铁生产厂家多交流,使生产出来的型材能直接用于钢结构建筑,减少中间加工量。二是对于耐候钢等一些特殊钢材,需要钢结构企业跟钢厂多交流,使得防腐、耐火等性能能够在钢铁本体的材料性能上得到解决,减少大家的疑虑。因此,下一步要发挥钢结构本身的优势,解决好大家关心的防腐、防火、地震等问题,同时发挥钢结构住宅在大跨度灵活分割方面的优势,逐步取得市场认可。
内蒙古钢结构声明:“钢结构正成为“钢需”新的发力点”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分享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行业新动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